“全球已發布數百個大模型,我國年內已發布80多個大模型,面向消費者端的應用百花齊放。我們認為,大模型在行業里多作貢獻,才是正確的道路?!?華為常務董事、華為云CEO張平安說。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因ChatGPT進入“快進”狀態,科技企業爭相搶灘大模型機會,多家巨頭把大模型作為“一把手工程”重點布局,華為更是在7月7日至9日舉行的華為云開發者大會上喊出了“All in”大模型的口號,要幫助千行百業都擁有自己的大模型。
在大會上,盤古大模型3.0(下稱“盤古3.0”)正式亮相。張平安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盤古大模型要讓每個行業、每個企業、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專家助手,讓工作更高效更輕松。分析人士認為,伴隨著盤古3.0登場,百“?!贝髴饘⑦M一步升級。
在讓人眼花繚亂的大模型競賽中,華為盤古大模型依然頗為引人注目。
張平安在發布盤古大模型3.0時介紹,盤古大模型不是單個大模型,而是一個面向行業的大模型系列,它包括“5+N+X”三層架構:L0層包括自然語言、視覺、多模態、預測、科學計算五個基礎大模型,L1層是N個行業大模型,L2是專注于具體行業應用或特定業務場景的模型服務,可以做到“開箱即用”。
“讓行業客戶就像抓藥一樣,想要什么就可以要什么?!睆埰桨舱f,盤古大模型采用完全的分層解耦設計,可以快速適配和滿足行業的多變需求??蒲袡C構和企業可以直接調用包括NLP大模型的知識問答、文案生成、代碼生成,以及多模態大模型的圖像生成、圖像理解等能力,也可以基于自有數據,訓練自己的專有大模型。
大模型的創新,算力是基礎?!叭绻髽I要訓練自己的大模型,僅需要昇騰AI算力的云服務,華為也提供?!睆埰桨舱f。
華為構建了以鯤鵬和昇騰為基礎的AI算力云平臺,為大模型開發和運行提供分布式并行加速,算子和編譯優化、集群級通信優化等關鍵能力?;谌A為的AI根技術,大模型訓練效能可以調優到業界主流GPU的1.1倍。本次大會期間,華為單集群2000P Flops算力的昇騰AI云服務在華為云的烏蘭察布和貴安AI算力中心同時上線。
據華為介紹,昇騰AI的全球開發者已超過180萬,孵化和適配了30多個大模型,目前國內有一半左右大模型的創新都是由昇騰AI來支持的。同時,昇騰AI已發展有30多家硬件伙伴、1200多家ISV,推出了超過2500個行業解決方案。
“前有盤古開天地,萬物新生;今有‘盤古’縱四海,行業重塑。我們致力于打造世界AI另一極,提供新的選擇?!睆埰桨脖硎?。
百“?!贝髴鹕?/span>
業內預期,盤古3.0強勢登場將進一步攪動大模型市場。
當下,大模型已成為科技賽道最熱門的投資方向,不僅二級市場大模型概念股不時異動,科技巨頭們也動作頻頻,大力投入大模型研發,并積極推進基于模型的應用。此外,有關大模型賽道融資的消息更是不斷傳來。
當前,華為的盤古大模型已在金融、制造、醫藥研發、煤礦、鐵路等諸多行業發揮價值。今年,阿里云相繼發布了AI大模型通義千問、面向AI音視頻賽道的“通義聽悟”,AI繪畫創作大模型“通義萬相”也已開啟定向邀測。此外,阿里云正與大批頭部企業聯合打造專屬大模型。
百度先后發布了知識增強文心(ERNIE)系列模型,截至2022年11月,文心已累計發布11個行業大模型,涵蓋電力、燃氣、金融、航天、傳媒、城市、影視、制造、社科等領域。
3月底,騰訊總裁劉熾平在財報電話會上說,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成為騰訊社交、游戲的“倍增器”,也可幫助開拓數字助手、搜索等新增長線,騰訊正在加速推進大模型“混元”。
各大科技巨頭也在積極推進各自的大模型生態建設。此次大會期間,華為啟動了主題為“創想無限”的2023華為開發者大賽,開設云底座和產業兩大賽道,推動開發者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創新性應用開發。此外,華為云還聯合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文化大數據產業委員會以及多家伙伴單位,共同倡議成立大模型高質量數據聯盟,打造覆蓋千行百業的高質量數據集。
阿里也積極向大模型創業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智能算力和開發工具,并在資金和商業化探索方面提供充分支持。6月19日,北京生數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億元的天使輪融資,由螞蟻集團領投,百度發起的BV百度風投、卓源資本跟投,本輪資金將主要用于加速多模態大模型和應用產品的研發。
日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華為等單位已聯合成立“大模型產業工作組”,共同推進中國大模型應用落地及產業孵化。
此前,針對大模型的相關監管已被提上日程。2023年4月,國家網信辦起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6月,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顯示,人工智能法草案等預備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此外,意在推動行業規范化的大模型標準化制訂工作也取得了積極進展。今年5月,國家已啟動大模型標準化工作,人工智能標準化總體組設立大模型專題組。7月7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國家標準委指導的國家人工智能標準化總體組宣布了我國首個大模型標準化專題組組長,由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與360集團、百度、華為、阿里等企業聯合擔任,正式啟動大模型測試國家標準制訂。
作為人工智能的重要方向,大模型風起云涌,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按下“快進鍵”。IDC預測,2026年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及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211億美元,人工智能將進入大規模落地應用關鍵期。